相信你有听过这句话:成长最快的方式是研究赚钱,而不是大量学习。确实是这样的,很多人天天琢磨成长,满脑子想着“我要提升自己”,结果光看书、光听课,弄得自己脑子里装了一堆概念,真到要干活的时候,才发现——书是看了不少,活是一点不会干。就跟天天刷健身视频的人似的,动作讲得头头是道,真让他上跑步机,三分钟就喘得跟拉风箱一样。
很多人会感叹读了很多书,却都记不住,那就是因为不实践,而实践最好的方式就是研究赚钱。为啥?因为一旦你研究“赚钱”这个事儿,你就不得不去琢磨:我能提供啥价值?我要把东西卖给谁?我该怎么说服人?市场走向是啥?人心怎么琢磨?这过程中,你会发现自己慢慢打破了“三大差”:信息差、执行差、认知差。书本上的东西,就在一次次尝试里变成了真本事。
赚钱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?
首先说说什么是第一性原理。这个原理的意思是:抛开经验和既有结论,从最基础、无法再拆分的事实出发,推导得出结论的思考方式。说白了,就是不要管别人是怎么说的,你就回到最根本的道理上,从头想明白这事应该怎么干。比如想判断手机能不能砸核桃:不用先想别人说手机不能砸,而是从根本属性推导两个事实。第一:手机外壳是玻璃或者塑料;第二:核桃壳硬度高于这些材质。所以直接砸会让手机受损,所以得到不建议用手机砸核桃的结论。这个就是第一性原理,做事之前,至少想清楚两个以上的事实,然后你结合这些事实去推理出最佳路径。
赚钱的第一性原理,其实也就三件事:价值创造、目标对象、交换系统。
第一、赚钱最根本的前提,就是得先创造价值。要是没这个,那赚的钱要么是从别人兜里硬挪过来的,要么就是忽悠来的,本质上没创造新东西。核心就一个问题:你到底帮人解决了啥麻烦?或者满足了人家啥需求?不管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需求,还是心里的精神需求,都算。有几个关键点得记住:第一是让人能感受到你的价值。你觉得自己的东西有价值没用,得市场、得对方认可才行。而且你得用人家能听懂、能明白的方式,让他真真切切觉得这东西有用。
第二是稀缺性。
就像空气,人人都需要,价值很大,但到处都是,却一文不值。你会的技能、做的产品、想的点子,是不是没那么容易得到,直接决定了它能值多少钱。
第三是能覆盖多少人。你创造的价值能帮到多少人,规模越大,能赚到的钱才有可能越多。比如程序员写代码,是帮人提高做事效率;作家写书,是满足大家精神上的需求;保洁员打扫房间,是帮人解决卫生问题——这些都是在创造价值。
所以你要么差异化,稀缺,要么规模化低成本,最怕的是你没有差异化,卖的还不便宜。
第二点,目标对象——你做的价值再牛逼,如果找错了人,也白搭。
核心问题就是:你这东西是给谁用的?谁会为它掏钱?
有两个重点:
第一,定准人群。你得心里有谱,越清楚你服务的是哪类人,做价值的时候才越有针对性、越管用。比如,你是要帮一线城市的年轻上班族,还是小公司创业者?不能模糊,越模糊,力量就越分散。
第二,摸清需求。别以为你觉得好别人也觉得好,你得真明白这些人平时都烦啥、想啥、做决定会考虑啥,不能想当然。否则你再怎么努力,也只是自己瞎忙活。
打个比方吧:那些顶级游戏显卡,对痴迷打游戏的年轻玩家来说就是宝贝,但放到只用电脑打字的老奶奶手里,根本一文不值。这就是目标对象不对,价值再高也没用。
第三点,交换系统——你得把创造的价值变成钱,就必须有个靠谱的“传送带”,得有个顺畅的路子把东西推出去,还得能把这事儿放大。你做的再好,价值再大,要是没个高效的法子让人买单,那也白搭,钱不会自己跑兜里来。核心就一句话:咋样把你的好东西精准送到想买的人手里,还能顺顺利利把钱收回来?
这事儿得琢磨几个关键点:
第一,效率得高,放大得狠。咋用最少的成本、最快的速度,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价值?这就像开店,你不能只守着门口等客,得想办法把招牌打得响,让人老远就看见。放大招儿有这么几种路子:
个人层面:靠技能和时间。别光想着一次帮一个人,像写书、做课程,一次时间能卖给一堆人,效率就翻倍。
资本层面:用钱生钱,让钱帮你创造更多回报。
技术层面:靠软件、算法,把你的服务能力放大。一个程序能同时服务上千上万的人,比你自己跑腿快多了。
团队层面:找几个人一起干,完成一个人干不了的事,让价值成倍放大。
第二,信任问题。所有交换都得建立在信任上。无论是打造品牌、攒口碑,还是签合同、找第三方担保,都是为了让交易顺利,双方都放心。
就像互联网,现在全球最高效的交换方式之一。一个手机应用,可以瞬间触达全球几亿用户,再通过支付系统把钱收回来,简单又高效。
怎么用第一性原理分析所有赚钱的事?
其实很简单,用我们之前讲的三个框架——价值创造、目标对象、交换系统,你就能把任何赚钱模式拆得明明白白。
打工呢,你就是在给老板创造价值。帮公司提高效率、完成具体业务,这都是价值;公司里招人、发工资的制度,就是把你创造的价值换成钱的“传送带”。
开公司呢,你是给市场上的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,这就是你的价值;至于怎么卖出去,线下门店、线上平台、推广方式,这些都是交易的交换系统。
投资也是一样。你把钱给需要资金的企业,这笔钱能帮企业运转、发展,这就是你创造的价值;而股票市场、基金平台这些金融渠道,就是帮你拿回报的交换系统。
很多人赚钱走弯路,其实都是没按照这个逻辑走:
有的人只想着快钱,根本不管有没有价值,最后不是靠碰运气,就是坑别人,根本做不长久。
有的人只顾自己觉得好,闷头做东西,不管市场需不需要,结果做出一堆没人买的“自嗨产品”。
还有的人东西好、客户也想要,但找不到合适的变现方式。比如手艺超棒,可不会宣传,只能服务身边几个人,收入永远上不去。
所以说,赚钱的第一性原理,不是啥速成窍门,而是一套实打实的系统思路。
它在提醒我们:别光盯着钱本身,要不断问自己:我能为谁创造什么独特价值?我怎么能更高效地把价值换成钱?
当你把“价值创造、目标对象、交换系统”这三件事做好了,钱自然会跟上——它本就是你创造价值后顺理成章的结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12本好书,给孩子把数学思维讲透彻!
- 下一篇:没有了